我国氢能消费市场庞大刺激制氢端发展,国内氢气产量保持增长。从地区发展状况看,我国氢气生产大多分布在在传统重工业区,其中山东、内蒙古、陕西、宁夏、山西氢气产量排名全国前五。从生产方式看,化石能源制氢(煤制氢、天然气制氢等)为我国当前主流制氢方式,但在减碳背景下,电解水制氢等绿色制氢方法占比将逐渐提升。
我国制氢行业呈现多元化竞争格局。国家能源集团、中石化等央企主导基础设施布局,明阳智能、隆基绿能等民企加速发展绿氢技术。在环保要求下,非公有制企业有望迎来广阔发展空间。
观研报告网发布的《中国制氢行业发展的新趋势分析与投资前景研究报告(2025-2032)》显示,氢能具有清洁无碳、绿色高效、应用场景丰富等特点, 在加快能源绿色转型背景下,2022年我国氢能消费量占全球的比重已超50%。我国氢能消费市场庞大刺激制氢端发展。依据数据,2020-2024年我国氢气产量由2500万吨增长至3650万吨,预计2025年我国氢气产量将达3750万吨。
从地区发展状况看,我国氢气生产大多分布在在传统重工业区,其中山东、内蒙古、陕西、宁夏、山西氢气产量排名全国前五,分别占比12%、10%、8%、8%、7%,总占比达45%。
二、当前我国主流制氢方式为化石能源制氢,减碳背景下电解水制氢等绿色制氢方法占比将逐渐提升
氢气主要生产方式包括化石能源制氢(煤制氢、天然气制氢等)、工业副产氢和电解水制氢等,其中化石能源制氢(煤制氢、天然气制氢等)为我国当前主流制氢方式,2024年占比77%;而电解水制氢等绿色制氢方法由于成本比较高占比极小,2024年仅为1%。
煤气化制氢占比超50%,其通过将煤与氧气和水蒸气在高温度高压力下反应,产生一氧化碳和氢气,此过程可通过化学反应将煤中的化学能转化为氢气。天然气制氢主要通过高温将天然气(主要成分为甲烷)与水蒸气反应,生成氢气和二氧化碳,是目前商业化应用最为广泛的制氢方法,占比21%。
煤气化制氢虽然具有较高的氢气产量,但其能源效率相比来说较低,且碳排放问题仍需解决。天然气制氢成本较低,技术成熟,且能利用现有的天然气基础设施,但其生产的全部过程中产生的二氧化碳也会对环境能够造成污染。在减碳背景下,电解水制氢等绿色制氢方法占比将逐渐提升。
根据数据,截至2024年底,全国各地累计规划建设可再次生产的能源电解水制氢项目超600个,其中已建成项目超90个,在建项目超80个。全国已建成电解水制氢项目产能约12.5万吨/年,主要分布在华北和西北地区,分别占比45%和44%。
我国制氢行业呈现多元化竞争格局。国家能源集团、中石化等央企主导基础设施布局,明阳智能、隆基绿能等民企加速发展绿氢技术。在环保要求下,非公有制企业有望迎来广阔发展空间。